轨道小火车列车编组形式一般由机车+煤水车+多节车厢组成或机车+多节车厢组成, 轨道小火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:轨距、设备外形尺寸(LxBxH)、额定速度、适应坡度、较小曲线半径、载客量(单车定员和全列定员)、装车功率(电池功率或容量,电压)、牵引功率、安全界限(安全包络线)、编组形式、整备重量等。机车结构包括机车锅炉装饰部分、驾驶室、煤水车车体、机车排障器、机车导轮转向架、装饰机械装置、机车动轮、机车基础制动装置、机车主车架、煤水车转向架、牵引缓冲装置等。车辆结构包括顶棚、车体、侧立柱、角柱、侧墙、连接缓冲装置、转向架(驱动转向架)、制动装置、车厢底架(车架)、转向架(制动转向架)等。 对于轨道小火车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路基范围内的树根、草根、垃圾土等要清除。路基填筑前应进行压实处理,对于低填、浅挖的路段,当路床范围内(800mm)的土层达不到压实标准时,可采取晾晒、换填、掺生石灰等措施处理。路基填料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、砂类土等粗粒土,填料较大粒径应小于150mm;液限大于50%、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,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。淤泥、冻土、**土、生活垃圾以及含草皮、树根的腐殖土、易溶盐**允许**的土,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。填料中严禁大的土块掺入。路基应分层铺筑,均匀压实,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,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粒径、 路基压实标准、填料较小强度及较大粒径要求如下表 填挖类型 压实 标准 路床表面以下深度(cm) 压实度 (%) 填料较小强度CBR(%) 填方路堤 上路床 重 型 0-30 ≥92 5 下路床 30-80 ≥92 3 上路堤 80-150 ≥91 3 下路堤 150以下 ≥90 2 零填及路堑路床 0-30 — 5 30-80 — 3 对于轨道小火车路基填高及挖深较小时,可以进行放坡处理。填方放坡坡率不大于1:1.5,挖方放坡坡率不大于1:1,可采用C25预制空心砖植草防护。对于地基承载力不够的地段,应采用相应措施达到要求;如松软土层深度小于3m时,采用换填法处理;松软土层深度大于3m时,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。当路基工作区深度范围内存在松软土层(厚度≤3m),可将其全部挖除,换以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材料,并分层夯实。换填法可提高地基强度,减小路基沉降。 常用的换填材料有砂、碎石、灰土、高炉干渣、土工合成材料等,换填法适用于淤泥、淤泥质土、素填土、杂填土和冲填土等浅层软弱土层。为了减少对既有生态环境的破坏,填方、挖方大于2m地段设置悬臂及扶壁式挡土墙收坡脚。从刚度大的混凝土结构过渡到柔性的填土路基结构时,其强度不一致,为减小工后沉降差引起轨面弯折及保证轨道的平顺过渡,在这些地段设置过渡段,采用刚性板+掺5%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。